生长激素(Human Growth Hormone, hGH)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,对儿童生长发育、成人体内代谢调节具有重要作用。生长激素检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侏儒症、巨人症、垂体功能异常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。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,生长激素测定试剂盒已成为实验室检测的核心工具,其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决策。此类试剂盒通过生物标志物定量分析,能够快速、灵敏地检测血清或血浆样本中hGH的浓度,为内分泌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关键依据。
生长激素测定试剂盒主要检测以下项目:1)基础hGH浓度:用于筛查生长激素缺乏症或分泌过多症;2)动态功能试验:包括胰岛素耐量试验、精氨酸刺激试验后的激素水平变化;3)IGF-1协同检测: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-1评估生长激素活性。临床上常用于诊断儿童生长迟缓、成人肢端肥大症,以及监测垂体术后或放疗患者的激素恢复情况。
目前主流检测技术包括:
1. 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
采用双抗体夹心原理,通过酶标记物显色定量,具有操作简便、成本低的特点,适合中小型实验室常规检测。
2.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(CLIA)
基于磁微粒分离技术,结合化学发光信号检测,检测灵敏度可达0.05 ng/mL,具备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短的检测时间,已成为三级医院的主流选择。
3. 放射免疫法(RIA)
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,虽灵敏度高但存在辐射污染风险,现逐步被非放射方法替代。
试剂盒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体系:
1. 国际标准化要求
符合CLSI EP17-A2(检测限评估指南)和EP05-A3(精密度验证规程),采用WHO国际标准品(NIBSC 98/574)进行标定。
2. 性能验证指标
包括检测限(≤0.1 ng/mL)、功能灵敏度(CV≤20%时的最低浓度)、批内精密度(CV≤5%)、批间精密度(CV≤8%)及回收率(85-115%)。
3. 干扰物质控制
要求试剂盒能有效抵抗溶血(Hb≤5 g/L)、脂血(三酰甘油≤1500 mg/dL)和黄疸(胆红素≤20 mg/dL)的干扰,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。
4. 临床相关性验证
需通过ROC曲线分析验证诊断临界值的有效性,通常将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界值设定为<7 ng/mL(激发试验峰值)。
由于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,单次检测价值有限,需结合动态试验。检测时应规范采血时间(通常晨起空腹),避免剧烈运动影响。不同厂家试剂盒因抗体表位差异可能导致检测值偏差,建议治疗监测使用同一品牌试剂盒。当检测值处于灰区(5-7 ng/mL)时,应联合IGF-1、IGFBP-3等指标综合判断。